学生乐,教师乐其乐
有人把语文教师的乐趣归结为两句话:“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得天下妙文而赏析之,二乐也!”诚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得天下英才以教,能得天下妙文以赏,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然而,在整个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教师的乐,而应该是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的生学的乐。当然,最理想的教学过程则应该是在生学乐的基础上,教师又能“乐其乐”
语文教师要如何才能做到“乐其乐”呢?首先,得让生学乐起来。生学乐是教师“乐其乐”的基础,只有生学乐了,教师才能“乐其乐”要让生学乐起来,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幽默的课堂语言
作教师难,作一名语文教师则更难,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其语义、语境还是感****彩,语文教师都应该做到准确无误,明⽩如画。而这一切还不够,要昅引生学,还得有幽默的课堂语言。
幽默的课堂语言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运用可笑的、谐趣的语言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例如,有位语文教师在和我谈到如何鼓舞生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时,他就很有经验:“在提问没人举手回答时,我会说‘怎么?今天全军覆没?’如果仅有几个孩子回答,我会说‘你们是想给老师留几手吗?’如果生学起立回答问题一时紧张忘了答案,我会说:‘我相信你会在沉默中爆发!’如果多位生学答案基本一致,我会说:‘看来你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简简单单的数语,该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幽默艺术却可见一斑。
其实,开朗活泼是孩子的天

,枯燥无味的“注⽔式”(填鸭式)讲解只会让生学昏昏

睡无精打采。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结合一些风趣的故事、小品,多毵⼊一些幽默的语言,让生学开口笑起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灵活的教学方式
与开朗活泼一样,好动也是孩子的天

。一直以来,我们语文课的形式大都是教师讲,生学听,这其实是语文教学一大愿远流长的弊端,要克服这一弊端,适应新课程改⾰标准,最好的方式就是让生学动起来,即使是有些地方的确难以离开说教的方式,我们也千万不要让生学闷坐得太久。
让生学动起来的方式多种多样,小者如模仿行动描写中的动作(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三拳,《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排”等),画出说明对象的形状(如《国中石拱桥》中画出“赵州桥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等);大者如分角⾊朗读(适用于一些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或片段),编演课本剧(适用于一些寓言、童话等体裁的文章)等。在动的过程中,生学往往更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
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
调查显示,在一定时间的忙碌学习过后,生学会出现短暂的厌学情绪;心理学也表明,人在每一个星期中都会有那么一会儿的情绪低⾕时期,未成年的中生学情绪波动往往比成年人来得更快更

烈。因此,适当的放松对生学来说是大有益处的,适量的组织生学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必要的。况且,适当的课外活动不仅能缓解生学的厌学情绪,使生学⾝体得到锻炼,而且也能让班级更团结和睦,让生学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为重要的是,这样也能让生学乐起来,从而增強教学的效果。
课外活动形式上多种多样,比如篮球赛、⾜球赛、乒乓球赛,还有登山、越野、短跑、长跑…这还仅仅是体育方面的,文艺方面的还有故事会、游艺晚会、文艺晚会、作文比赛、演讲赛、辩论赛…语文教师可以

据需要自行选择。
在生学乐起来了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充分的享受“乐其乐”的乐趣了:孩子的纯洁、活泼、开朗的天

会给你以快乐,孩子得到长⾜的进展、取得优异的成绩更会让你觉得无比的欣慰!能让生学乐,教师自己又能“乐其乐”语文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m.Uhh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