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过去的日子
1。冰蓝——独⽩的寂寞
我。1982年11月18⽇生。
一个霜花异常妖

的季节里的女子。
习惯喃喃地称呼自己孩子,用一切自以为自由的方式来寻找自己,总是一个人穿行在苍凉的城市里,目光沉静地一个人寂寞。
曾经许多朋友劝说我接触网络,只以为他们说那是一个崭新的天地。他们的

恋和狂疯总是让我害怕而又充満好奇,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他们的沉沦。网络离我是那样地遥远,除了朋友不停地谈论就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那是⾼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子有些单调而乏味,纵然我整⽇的逃课觉睡,却没有让自己陷⼊网络的泥淖而不可自拔。我一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也明⽩自己只是一个极端情绪化的孩子,害怕一旦着

就浪费了⾼三的这些⽇子。所以,我只是习惯看着蓝⾊的显示屏和略微有些陌生的朋友发呆,想着一些不着边际的事,让思绪不断地翻飞和跳跃。⾼三的⽇子就这样在我的发呆中流逝着,在逃课、觉睡、逛街、陪朋友上网和胡思

想中度过。
七月的三天得到闷热而烦躁,大罐大罐的碳酸饮料伴随着悬挂在天顶的太

消耗掉了,也正式结束了我的⾼中生涯,离生涩和纯真仿佛越来越远了。
试考的时候很轻松,只带了最简单的准考证和两支笔,或许还有直尺和橡⽪。我一个人潇洒地走在満是灰尘和吵闹声的路上,很安静地行走,偶尔冲着満脸焦急的同学微笑。我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去挽救,没有时间,

本是不想去挽救,否则我也不会在最后的几个月变本加厉地玩。也许,我只是用我的平静来掩饰我的恐慌罢了。T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不知道努力呢?而我,已经失去了努力的资格。”我笑着离开,她还是不明⽩我要的到底是什么,她也不知道有些人是永远学不会努力的。
在等待中知道自己的未来。老实说,我虽装作不在乎,可是在平静的面容下波涛汹涌。我虽不努力,但还是存在侥幸心理,只以为我想依仗自己有的一些

基和小小的自以为是的聪明。一个人在分分秒秒的滴答声中有狂疯的

望,害怕自己受不了会自我了断。离开朋友的⽇子并不算长,却突然记不起所有

悉的面孔,逐渐在记忆离模糊起来。只是记得在理生痛时陈递上苦涩的藿香正气

和清凉的口香糖,而我由于难于启齿只好在N次的劝说下喝下了那难闻难喝的药;记得L那件沾満了狐臭的⾐服,我瑟瑟发抖却也只有脫下它忍受冷风的穿刺;记得老龚那“无物”不至的生⽇PARTY,指定的蛋糕,额外邀请的女子,浅浅的酒和一个人孤独的送离…种种的好,在眼浅浮光掠影般闪过,而我却在他们让我留下联系方式时冷酷地说:“有缘自见,无缘就散。”
2。选择——痛苦的

源
⽇子仿佛特别地漫长,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在等待中出来了。我超过本科线十分,却依然忐忑不安,不知道是否有一所大学会收留我。
我不慌不忙地画着些凌

的画,看这些枯燥无味的电视剧,等待通知书的到来。一个人呆在加离闷得发慌,却也无心四处转悠。太

很毒,

本无法离开电扇呜啦啦转着的蒸汽小屋,害怕那恶毒的

光会把我的手臂扎出几个洞来。我就天天觉睡,看电视,吃饭,发呆,静静地等待。可是,在第二批通知书已经全部到达的情况下,我还没有收到属于自己的。明天,也许明天就快到了,等着仿佛有些绝望了。老爸一直催促着我去复读,儿我却拿不定主意到底该怎么办,所有一再拖延。我曾经恨恨地发过誓,绝对不会去复习。我想脫离哪个六年来一直噤锢我的地方,不想继续忍受永无天⽇的数字的庒迫,我在绝望中等待,一直到8月31⽇。
8月31⽇,所有第二批的通知书都已经陆续到达了,可我还是没有收到自己的那一份。老爸让我去填专科,可我实在是不情愿,那意味这我又必须努力一年去升本科。我不喜

努力,而且这样的努力还是不会有结局的,因为我没有关系也没有金钱。我天天疲软地承受着老爸的催促和老妈的唠叨,却不想动弹半分。
在几番的思量下,我决定离开家,选择了另一个城镇的学校复习。报到的第一天,我发现周围的面孔是那样大

悉,都是一脸的沮丧和痴呆,每个人都没有笑容。庒抑的气氛笼罩在密不透风的教室里,怎么也

不过气来。我茫然地望着这一群失去活力的人,一个人坐在窗边发呆出神。
我常常在自习课时,很自然地离开。一个人走在寂静的街道上,看着灯光觉得寂寞。等觉得累了的时候,就在一大堆图案优美的,很匆忙地拿了几本就回到教室。那个老板胖胖的脸上总是扬着笑,一种虚伪、奷诈的小市民形象,而我常常心甘情愿地被骗。也许,有时候欺骗可以让人开心,也就无所谓了。教室里満是笔挥动的沙沙声,紧张有序的临考状态,我却很大胆地一页页地翻着故事。⽇本的漫画民族风格特别浓厚,传统的大男子主义和信奉鬼神的观念。所有的人物都是⽇本民族的缩影。我不爱那些幼稚而平常的爱情故事,太过单薄而又太不现实。《一吻定情》中的琴子轻微弱智脸⽪却又非常之厚,直树完美俊朗,两个人阶级差别是強烈的,文化背景是不同的,却能够在一起,在现实社会中成功的机率是微小的。我一向宣传自己是无神论者,但我內心是相信有灵魂的存在,所以常常看一些鬼神之类的书。
我沉

于小说漫画的世界,不愿意去面对这新的开始。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而是注定的。我颓废而散漫,也不大理会周围的人,因为我知道我始终和他们是不同的。
⽇子仿佛也很快,到了庆国节。回到家,被告知收到一份通知书。我辗转反思,去还是不去?去,不是我喜

的专业,而城市太小,离家又近。不去,谁知道明年会不会是一个样,而我不想承受⾼四庒抑的气氛。终⽇里思索,陷在矛盾的两难境地里不可进退。有时候,人难的不是无可选择,而是选择太多。
⽇子继续进行者,我在反复思量下,终于选择了复习。⽗⺟说,这是你自己做的选择,可不要后悔,以后又来埋怨我们。我想我不会,没有责备的权力。
3。触碰——新的开始
终是抵挡不住网络的嘲流,在⾼四最后的时间,哄骗着自己说应该学会上网,查查各个学校的资料,其实我只是害怕对
m.uHH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