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
晚上,女儿提议,明天早起去“YunCha”(这是广东话的音译),广东话一般指饮茶就是“饮早茶”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喝茶,其实不然“饮早茶”实际上就是吃早点。广东人早点也吃的考究,不像我们北方人,早上⾖浆油条就可以打发。在悉尼,又不能从时间上来定义“饮早茶”了,因为,饮茶的时间从上午十点开始到下午四点结束,所以,这个饮早茶应该更改为“饮午茶”才对。
广东人又将饮茶赋于了一些其他的意义,除了品尝制作精美

人垂涎的小食品外,饮茶又是

友聊天谈情说爱的好去处好方式。
饮茶的地点我们定在靠近DarlingHar波ur的ChinaTowe(国中城,也称它为
人唐街)。
悉尼的华人很多,从19世纪50年开代始,华人移民来这里做生意,20世纪20年代,华人杂货商人就开在DixonStreet(迪克森街)开店铺做买卖。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澳大利亚”政策的结束,从马来西亚、新加坡、港香来的华人带来了大巨的资本来悉尼投资。从此,DixonStreet便成了
人唐街。
将近十二点我们来到了ChinaTowe。
一走进人唐街,便被耸立在街口上的华中门昅引了。一座标准的国中式牌坊⾼⾼的站立在那里,两只裂着大嘴静静蹲坐着的铜狮子尽忠职守地守护在门的两旁。尽管这个华中门不能与京北的相比,但是,它那朱栏⽟砌、飞沿点金、气派古朴无不显示着国中历史文化的风韵而令人赞叹不已。
华中门的里外两侧有两副对联,幸好随⾝带着纸笔,一一将它们纪录下来。
门的內侧是:
继往上国⾐冠维护自由正义
开来大同世界发扬民族精神
横批是:继往开来
门的外侧是:
德业维新万国⾐冠行大道
信孚卓著华中文物贯全球
横批是:通德履信
走过华中门,人唐街热闹非凡,不到200米长的小马路被商店和行人拥挤的満満的。这里是步行街,街边都是国中式的餐馆和服装店。在这里有正宗的茶坊餐馆、专门经营粥类和面食的小餐馆,还有荣宝堂珠宝商行,小肥羊火锅店,中秋月海鲜酒家,甚至还有钱柜卡拉ok。在这条街上,除了国中人经营的店铺外,还有⽇本料理、泰国、马来西亚风味的餐馆,各种风味食品应有尽有。
现在的人唐街早已不是单纯购物吃饭的场所了,从79年开始人唐街就是悉尼很有名的一个旅游景点。凡是来悉尼的人,都喜

来人唐街逛一逛,品尝国中风味的食品,购买具有国中特⾊的服装和“国中结”以分送给亲朋好友。
在“金海酒家”门口摆放的餐桌旁坐下来,观看络绎不绝的人们。每天来人唐街的人除了国中人以外,各种肤⾊的人都有,据说“鬼佬”们格外爱逛这里。从我坐着的餐桌向周围望去,除了一个黑头发的中年人携带自己金发碧眼的夫人和黑发碧眼的小女儿外,其他餐桌上或是正在吃的、正在聊天的、正在嬉笑的基本上都是“鬼佬”
我的右手边坐着一个⾐冠楚楚的“鬼佬”头上却戴着巴拿马帽。“鬼佬”一脸的正⾊,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一盘“长粉”看他用使用不很

练筷子挑起一块“粉”放进调料里占了占,小心翼翼的放进嘴里,仔细品尝后,一丝微笑掠过了他的嘴角。也许是我看了他一眼,也许是他看出我是国中人,当我们双目对视时,他裂开厚厚的嘴

狡猾地一笑说:VeryGood。
从他对国中食品的赞许和他那満意的微笑,我可以断定,今天他将有一个“

光灿烂”的好心情。
在这里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鬼佬”都会用筷子,

练程度不亚于亚洲人。女儿说,刚来的时候,看到这些使惯刀叉的人竟能如此

练的运用我们的进餐工具,实在感到惊讶。我笑着说,饮食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正在逐渐的打破国界(这不是好现象呀,就像我女儿做的饭菜,就有点不中不洋的),而国中的饮食文化正在逐渐地向世界渗透着。
Waiter(服务员)在餐桌之间穿梭,分送着食品点心。女儿点了茶和几样小食品,有蛋塔,虾饺,⾖沙团子,叉烧包,凤爪,酱鸭。阵阵馥郁清冽的茶香味扑鼻而来,佐以小碟中的调料,细细品尝着精致味美的小点心,和女儿聊着天开着玩笑,心里别提多舒畅了。
信步走过人唐街,在尽头处仍然是一座大红的华中门。门里门外的对联上是这样书写的:
四海种族同仁修睦合群如兄弟
一家金兰结义精诚博爱灌澳中
横批是:四海一家
澳陆风光物⾩民康邦

友善
中原气象德门义路揖让仁风
横批是:澳中友善
回头望着这条熙攘繁忙的街道,心中产生许多感慨。人唐街是我们向世界展示国中几千年古老文化的一个窗口,是长期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扬眉吐气的一个写照,也是促进各国民人相互

流相互学习、连接澳中友谊的一个桥梁。
人唐街,正沉浸在

接新舂佳节的喜庆气氛中…
m.uHH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