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李大伦
今⽇看了一篇有关金庸人品的文章,突然
想起李大伦来。毋庸讳言,他的一些文章曾经让我感动。即使以后再遇到到类似的文章,在不知作者的情况下,我也将仍然感动着。这个曾任湘西州委记书倒在郴州市委记书任上的“官作家”“官文人”一边昑诗作对写文章,一边张开口袋

收钱。但是,据说

读古籍的他忘记了“商罪贯盈,天命诛之”狐狸的尾巴是蔵不了多久的,即使如修行千年的九尾狐狸,最终也逃不过恶贯満盈的下场。
2002年,国中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此人的文学作品集《岁月如诗》,有人说:“作者以我笔写我心,真情流露、爱憎分明,抒发出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表现出对祖国強盛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源自內心強烈的亲民情结,流露出对亲人的脉脉温情…”“‘从政为官三十年,回首往事心怡然。休言怀才谋大略,但愿清廉归平淡。平生只念苍生苦,富民強国求发展。历尽艰辛终不悔,一腔热⾎荐轩辕。’李大伦的这首七律《感怀》是他从政卅载的实真写照!”央中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也对他作过专题报道。面对荣誉,李大伦平静而又坦然,他说:“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

员的职责所在。”
再看看此人的一些文字吧——
“做人,应多一份淡泊宁静,少一份乖戾张狂;为官,应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这,或许是茶给我的人生启迪吧。”(《茶话》)
“感受郴州,我肃然起敬,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心头,我们别无选择,唯有执著一念,以今天的努力再铸辉煌。”(《感受郴州》)
“在葱茏茏、葳蕤蕤的山坳平地上,田园诗般地填放着数十栋青砖碧瓦房,这便是汝城县田庄村。也许是生在农村的缘故,下乡于我而言,既是一种工作的调研,又是一次精神的回归。”(《乡下纪行之一》)
“是啊,老百姓的

情是最淳朴的,眼睛也是最明亮的。不管你居庙堂之⾼,还是处江湖之远,只要心里装着他们,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就能赢得天地中最闪光的丰碑,捧上人世间最珍贵的奖牌。”(《乡下纪行之二》)
“当我答复完村民提出的问题时,不觉已是晚上11点了。辛劳了一天的村民陆续离去。我却意犹未尽,走出屋外。此时,清风徐来,繁星満天,山村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凉慡。”(《乡下纪行之三》)
就在“三玩长市”雷渊利被“双规”的消息见诸《郴州⽇报》的当天,李大伦还好像

自信地在该报副刊发表了《难得清醒》一文。是真的自信吗?现在看来其实是一种表态,是急于让自己与“三玩长市”划清界线,贼喊捉贼而已。
再看看“官作家”的“做人”吧:“嘉禾拆迁案”和“国全住房公积金第一案”矿山,工程…据说,9月份调查称李大伦夫妇共受贿1325万,其家庭存款⾼达3200万,158名

政⼲部和民企老板与李案有染,湖南省⾼层批示彻查。(没查阅新资料,也许数据不准确。)
不用再一一列举对照,在此人⾝上,明显地体现了“作文”跟“做人”的裂分。他以铁的事实狠狠地打了自己和评论者也许还有读者的耳光!什么“我笔写我心”、“平生只念苍生苦”、“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全都是掩人耳目的庇话;《乡下纪行》的田园诗也许只是他故作⾼雅的唱词。在他那里“

员的职责所在”与所谓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原来就是贪婪地捞钱和肆意践踏家国的法律!“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倒是句实话!当然,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该

毙就

毙,此等败类,

毙了才大快人心!不过,他的文章还不至于罪不可赦。这也证明:我们常说的“文如其人”是有问题的。在有的人⾝上“作文”跟“做人”完全是两码事,文是文,人是人,

本不能混为一谈。
M.UhhXs.CoM